
|
【教卓B3-2】活動成果與照片集錦*106.10.15 大同校園裡的二十道風景
1.配合場地時間,日期訂在第一次段考結束後隔天:
為使用校內音樂廳空間作為主要活動地點,查閱適合舉辦的日期,恰巧是國高中生第一次段考結束的週日(考試為週四與週五),對已經用功準備考試許久的同學來說,考完第一個週末也許比較想大大放鬆,不想安排任何活動,所以本次活動參與人數,未達預期,參加人數為13人(另有14名家長陪同),原活動人數預定為40人。 2.是否準備雨天備案 因本次活動原本就是安排為戶外教育場合,闖關遊戲皆得在室外進行,並有沒特別規劃雨天備案,但活動當天整日雨勢不斷,先前已有提醒參加者穿著適合的雨天鞋子,但因同學要拿雨傘,還要拿各式各樣的闖關道具,在行動上並不方便,在雨天裡書寫文字困難度也高。若改為雨天備案,可能會變成都在教室內上課的景況,也非原本活動旨意。延後舉辦也不太可行,因接下來有吉他社銅釦獎,有大同校慶活動,接下來又碰到大學的期中考,所以還是決定如期舉辦。 3.關卡設計難易度 主題為校園植物認識,在學習的難易度上,不希望放入太多條列式的植物生長習性,僅列出該植物的特殊性,以及在生活上的應用,讓學生透過生活智慧來認識各種植物的功用。也規劃了餵食任務與收集任務來豐富活動的趣味性,而非僅是線性的認識植物。 4.家長反應良好,學生樂在其中 對於免費參與的闖關遊戲,不少家長肯定此次活動內容,並非單向式的將各種知識強注在學習者身上,須由國高中主動去發現問題,解決問題。闖關中並融入各項有趣的任務關卡,透過餵食,觀察動物的覓食習性,透過收集,觸碰植物本身,在回饋問卷上,也特別設計一題,試問本活動若需付費,參加者願意花多少錢來買這張門票,多數回答在100~150元。若要讓活動本身價值再提高,對於道具設備的精緻度,可再作提升。 5.進一步學習要靠參與者自身主動出擊 本校曾以校園內的二十種特色植物出版一份摺頁與專書,讓參訪校園的遊客,可以帶著校園地圖認識這些特色植物,本次活動即以此摺頁為基礎,配合植物在秋季呈現的生長特色,讓參加的國高中生對這些植物有初步部分認識。專書因已絕版,中心庫存不多,無法作為此次的活動獎品,但鼓勵同學能自主學習,再去認識這些有趣的植物。 更多照片~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g/176652205752790/photos/?tab=album&album_id=1438330626251602
![]() 瀏覽數
![]() |